优化的营养,是未来的药物
更新时间:2022-03-04 编辑:管理员 浏览:624
“作为一名医生,我很诚实地说,除非是因为很严重的突发性疾病,你想要活得长久并避免晚年整天跑医院,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学习营养医学,除非你富有到可以请专门的私人营养师和私人医生。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药物只控制症状但并不真正治疗疾病。”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药品是缓解症状的,营养是细胞需求的,健康是自己把握的,身体是需要保养的。西医重在控制,中医重在调理,营养重在修复,三个领域要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状况区别对待!很多人觉得营养治病很神奇,甚至是排斥,其实是不懂营养学。营养调理疾病的道理很简单,人体的一切构造物都来源于食物。人生病并不是你的基因命令你在某个时候生病,而是这些食物的来源出了问题,让身体失去了平衡。人摄取食物,通过肠胃分解成很小的营养素之后,由肠道吸收进入人体,经过肝脏的合成,形成了人体细胞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细胞多了形成组织,组织在一起构成了器官,器官在一起构成了人体的各大系统。如果身体出现了器质性病变,是因为食物出了问题,让营养素失衡,长期积累的压力从而导致器官的病变,人体就会生病。打个比方:人的细胞由A+B+C+D+E(即细胞由A、B、C、D、E这几种营养素构成),可是由于长期缺乏其中营养素E ,细胞就是构造不出来。人体组织长期得不到这种细胞来修补,就会导致相应的器官病变,叫器质性疾病。弄清楚了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营养素可以调理疾病。只要把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补充上,人体自动具有调节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营养素身体就能够修补受损的组织,从而恢复健康。
其实,这一点也正是现代医学的最大贡献,在手术、急救、疾病控制方面只能通过药物来完成。但是,如果遇到慢性病、疾病过后要恢复健康,就只有把目光转到营养学上来。药物是治标的,营养是治本的。治标的快治本的慢,所以很多人宁愿看医生,还有一点是人们对现代医学的过度崇拜,均导致很多人对营养学并不重视。药物不能带来真正的健康。药物是无机物,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一种化学合成物,是能够被人体吸收但不能被真正利用的一种物质。人体利用药物的化学作用对疾病进行控制,起到减轻病痛、杀菌等功能。是药三分毒,这个毒不会给你马上带来新的病痛,但这些残留的化学成分一定会为你以后的各种疾病埋下隐患。因为,由药物带入血液中的物质是肝脏无法分解的,无法分解也就无法正常排泄,会长期停留在你的血液中,它们流过的各种器官,会造成多种疾病。
营养素是“养”,是治本(有些疾病是缺乏营养素引起的);药物是“治”,是治标。营养用来修补身体的组织,但不会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好比庄稼“施肥灌溉”,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但它会造成身体的另一种压力,从而造成更进一步的损伤。营养缓解压力。特别是减轻肝脏的压力,有调肝、养肾、维护消化系统平衡的作用。而大部分的药物会造成机体更大的压力。营养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大多数药物破坏免疫系统,会降低免疫力。营养适用于任何人。营养可增加药物的疗效,但药物必须对症下药,只能针对特定病人,同时增加营养的需求药物会有副作用。营养可修复受损组织和细胞,可维持和加强身体器官的生理功能;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疾病和症状,会造成肠、胃、肝、肾、肺等身体负担及损伤,是后遗症的元凶。饮食和营养是健康之本。吃得健康就远离疾病,健康=营养-药物;看病和用药物是主动解除痛苦,药物可治病但损伤健康。药物可导致身体和精神损伤。营养可以平衡酶及荷尔蒙分泌,可全面提升人的生理、心理功能;药物会影响或扰乱身体酶及荷尔蒙的分泌,会导致身体和精神损伤。药物不可长期食用。营养可以作为药物,对治疗疾病有益,长期使用对机体有重要意义;药物不可以作为营养素,吃药是一种短期行为,长期用药对健康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