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肠内营养在患者尚有肠功能时应是首选

更新时间:2023-02-06    编辑:管理员    浏览:355

在中华医学会肠内外营养学分会举办的首届全国“临床营养与护理论坛”中,我国肠外瘘治疗鼻祖、临床营养支持奠基人黎介寿院士指出:我国住院病人营养支持严重滞后。现在营养不良主要集中于以下人群:住院病人、接受家庭看护或社区护理的人,其中老年人群尤其常见。引起营养不良的因素主要有:膳食摄入量不足,疾病的影响,治疗不同疾病等。

黎介寿院士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黎介寿院士的临床研究发现和科学营养观永远影响着临床营养的发展!今天,我们特别回顾黎介寿院士的一些观点,以表达我们对黎介寿院士的崇敬和深深的缅怀!

黎介寿院士指出: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病人营养不良达到40%-50%,其原因是由于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受损、应激状态代谢加快、吸收不良、营养素丢失、人为饥饿状态等。

随着科技发展,临床营养代谢、营养制剂和输注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营养治疗学所起的作用已远远超过营养供给的范畴,对危重症与营养不良病人的治疗,起着补充、治疗以及药物性的作用。它不再是为病人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是朝着维护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促进病人康复的方向发展。

营养治疗是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科学措施。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要有认真的调查,合理的计算、实施与细致的监测,才能使营养治疗发挥最大的作用,病人获得最佳的效益。

黎介寿院士指出:营养治疗最好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在条件允许时对病人要早期进行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复苏后6小时就应该营养支持,以便及时恢复组织和免疫功能。通过肠内营养的治疗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激活肠道免疫系统、维护肠粘膜细胞的增殖、降低肠道细菌的过渡增殖以达到吸收的目的。

肠内营养(EN)的优越性体现在营养素可以通过肠道直接吸收,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EN制剂不同于通常的经口饮食,要求极易消化或不需要消化就能吸收的特点。它不具备针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而是为了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的整体健康水平。

黎介寿院士在很多场合都讲过:应该推广现代、规范、正确的管饲技术和日常护理。目前患者营养滞后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营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营养支持价格太贵,其实营养支持可提高康复率,缩短住院日,医疗费用也会减少。慢性病人在手术前就应考虑营养支持。营养处理应贯穿围手术期处理的各个阶段,即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

例如手术前的体质准备除包含以往已经重视但执行不够严格的戒烟、戒酒外,还强调了体能与营养的情况:戒烟、戒酒要求长达4周,体能锻炼有6min行走距离实验。对营养状况多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营养风险评分,或采用简单的按BMI>18.5,血清清蛋白>30g/L,血红蛋白>80g/L作为营养状况的底线,补充营养仍以口服或肠内营养(EN)为主,需要时,辅以肠外营养(PN)。

近半个世纪临床应用与研究说明,肠内营养在患者尚有肠功能时应是首选,首选肠内营养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肠功能,改善肠屏障功能,含有治疗目的,不是单纯从营养支持的目的出发,临床营养支持已经进入了营养支持治疗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