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医食品,医患教育不足亟待突破
更新时间:2022-07-22 编辑:管理员 浏览:699
临床需求大、临床营养学的发展使得特医食品市场前景光明,这是令企业对进军特医食品市场充满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临床专家表示,特医食品扩大市场仍然面临医患认识不足和费用承担能力不足两大挑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营养科主任胡雯指出,研究基础不足,特别是循证研究不足使医生对特医食品充满疑虑。因此,她认为,不管是国企还是外企,食企还是药企,要想进入这个领域,首先要明确所提供的产品在什么情况下用、使用多少时间、用多少量,要有能指导临床应用的指南或者手册,并且这些说法要有临床研究支持。这些都需要企业花很大的代价和时间来做。“很显然,这类产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进入医保。”胡雯说,由于临床对药占比的控制,医师不愿意用营养制剂费用来占药费,因此,药品批号的特医产品的销售正在萎缩。胡雯坦言:“特医食品注册后,费用将由患者承担,但医患双方对这类产品的认识度都严重不足。”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苏宜认为,除了临床营养和肿瘤等少数科室,医生们的营养意识和知识都十分缺乏,不太关注患者的营养情况,哪怕是国药准字号的产品,医生都不愿意用。“其实在临床上,很多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饿’死的,针对医生的营养学教育是首先要做的。但相对于医生,患者对特医食品的接受程度可能更低。”李苏宜说。产品费用高是患者做出放弃食用选择的重要原因。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伍佩英介绍,目前特医产品的价格很高,一天花费一二百元很常见,有些慢病又需要长期食用,患者很难承受。很多人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随便吃吃有营养的食物就可以了,对个性化营养治疗认知度不足。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受访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特医食品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只要企业能在差异化产品开发、临床应用研究和医患教育等方面下足功夫,未来前景可期。